业务咨询:13640787503
影院椅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好书榜 | 在追问意义时,忧虑出现了

信息摘要:
深港书评为你带来2021年0502期好书周榜。忧虑其实是一个颇为“现代”的词汇,至少在过去的文学作品中,很少去详尽描述这一种心理状态,或者只是把它当成是一种无聊的情绪,例如在“杞人忧天”这样的寓言故事中。在维多利亚时代之前,英语中就已存在“...

深港书评为你带来2021年0502期好书周榜。

忧虑其实是一个颇为“现代”的词汇,至少在过去的文学作品中,很少去详尽描述这一种心理状态,或者只是把它当成是一种无聊的情绪,例如在“杞人忧天”这样的寓言故事中。

在维多利亚时代之前,英语中就已存在“worry”这个动词,但是它的意义与现在却大不相同。“worry”作为动词,指的是掐或勒的动作,令人或动物受苦。它意味着对身体的侵扰行为,有时甚至会致死。通观莎士比亚所有的戏剧和诗歌作品,也只用到过一次这个词,就是指这个意思。

相比起焦虑,忧虑是一种更日常、“非病理性”的情绪,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它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哪怕是在“成功的生活”中。你几乎无法找到一个“不忧虑的人”。

那么,忧虑到底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忧虑:一段文学与文化史》就花了一本书的篇幅,来论述何为忧虑。按照作者的定义,忧虑是对不确定的未来的恐惧。“忧虑”的流行,是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的内在的敏感性,以及对世界的私密反思,是我们作为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个体的标志。

当我们追问意义时,忧虑就出现了。有时候它可能以一种单调无聊的方式不断出现,但更多时候,它能让我们成为有着丰富内在思考、能感受生活肌理的现代人。

忧虑的价值正在于:“忧虑可以让我们在问题变得严重甚至难以收场前,识别它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忧虑可以帮助我们——即使很痛苦——理性地预见生活中的挑战,以便加以应对......如果我们感受不到痛苦,就不会认真对待未来的问题。”

虚构类:

《破晓时分》

朱西甯 著

理想国·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1年5月

《破晓时分》是台湾文学家朱西甯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十三部短篇经典,首次在大陆出版。人物从《铁浆》中的血气英雄扩展至普通市民,北地乡野传奇与台湾市镇风情相映照,古希腊式悲剧演变为普通人琐细日常与内心战场,呈现更为现代的深邃风景。《春去也》写春日里剿丝师傅的绵绵情思,《白坟》缅怀英雄的陨落,《偷谷贼》悼念正直的衰亡,《也是滋味》写已婚男子的意识流遐想。《福成白铁号》分别以一家四口人的视角,述说牢笼般滞闷的都市日常与生之疲倦。同名短篇《破晓时分》改写自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直指人与荒谬命运之间的纠葛,一幕震慑人心的悲剧,追问“堕落的过程,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是如何开始的?”


《代价》

(美)阿瑟·米勒 著

麦熙雯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年4月

《代价》是阿瑟·米勒于1967年创作的一部两幕剧。它是一场家庭博弈,从对旧家具的定价分配穿透到人为自己的人生抉择付出的代价。大萧条之后,维克托·弗朗茨为供养被股市暴跌击溃的父亲,中断大学学业成为警察,两人带着过去优渥生活的残余蜗居在叔伯房子的阁楼上。30多年过去,旧房将被拆除,维克托回来出售他父母的遗产,他的妻子埃丝特、哥哥沃尔特和精明的家具商人所罗门各有自己的打算。兄弟二人揭穿彼此不愿承认的尘封往事,最终,维克托必须去面对自己的牺牲。


《行刑人·银匠——〈尘埃落定〉外篇》

阿来 著

可以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5月

《行刑人·银匠——〈尘埃落定〉外篇》是阿来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尘埃落定》的精彩续章和“番外”,该作品是阿来完成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前后,以小说中三个相关或未充分展开的人物为主角生发、延展而创作的作品。

其中,既有土司家族世代相传的行刑人,通过行刑人的目光重塑影响土司制度历史走向的“罂粟花战争”;也有从《尘埃落定》的月光里走出的天才银匠,借助银匠骄傲的一生折射土司家族的权利争夺与更迭;还有藏族民间故事的智者阿古顿巴,阿来受此启发,塑造出《尘埃落定》中的“呼之欲出的傻子少爷形象”。

这些“外篇”既是《尘埃落定》的有机补充,又与《尘埃落定》互相映照,在彰显文学自身的无穷魅力的同时,与《尘埃落定》本篇共同勾画了雪域高原土司制度崩溃前夜的立体图景。

《一把刀,千个字》

王安忆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4月

王安忆的长篇《一把刀,千个字》从清袁枚的 “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进入,以一位淮扬名厨非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为叙述线索,他生于东北的冰雪之地,记忆却从因避难而被携来上海寄居的亭子间开始。古人道,礼失求诸野,他启蒙于祖辈扬州乡厨的鲜活广博,蜕变于上海淮扬系大师的口授身传,后来在纽约法拉盛成为私人定制宴席的大厨……就如他精神世界的启蒙源自《红楼梦》《黄历》《易经》一样,不同地域间的舌尖上的美味,其实开阔出另外一番融汇了天地与自然体悟的精妙世界,而时代更迭与反复冲刷席卷下的个人命运与抉择,也呈现了多重视角与评述体系下的民间记忆。

非虚构类: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杨潇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年5月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是青年作者杨潇的新作,也是单读出版推出的首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关于一个不无困惑的写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

1938 年,“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跨越三省穿过西南腹地;2018 年,处在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作者杨潇重新踏上这条 1600 公里长路。这是一次非典型的公路徒步旅行,不时要与大货车擦肩而过,但沿途山色、水光、鸟鸣、人语与历史上走在同一条路上的流亡者所见所闻渐渐重叠、交织,乃至对话、共振,一个层累的、被忽视的“中国”缓缓浮现。

《能量与文明》

(加)瓦茨拉夫·斯米尔 著

吴玲玲 / 李竹 译

后浪·九州出版社

2021年5月

能量是唯一的通用货币。要想达成任何目标,能量都必不可少。大到改变板块构造的力量,小到微小雨滴的累积侵蚀,能量无处不在。通过将太阳辐射的能量转换为植物质的光合作用,生命得以形成。人类文明的存续更是依赖于各种能量——从化石燃料的采掘到光能发电。本书作者瓦茨拉夫·斯米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量的利用之间关系的重要历史作了全面解读,范围上至远古采集社会,近至当今的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

作为唯一能够系统地利用体外能量的物种,人类利用能量来开发智力、制作种类丰富的器具——从最简单的工具,到现代最先进的内燃机和核反应堆。对化石燃料的利用开启了一个新纪元,对人类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战争与武器、信息与通讯、经济、政治、城市化、生活质量和环境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斯米尔的研究是跨学科的,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全景式的视角。

《发现与推理:考古纪事本末(一)》

许宏 著

汉唐阳光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1年4月

本书隐含着一位资深考古人的学科反思:考古,需不需要有想象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运用想象力?假如没有想象力,很多考古发现便无从谈起;然而,过度解读甚至误读,又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该如何与无言的地下遗迹进行对话?这不仅依托于文物的发现,考古学家自身的专业敏感与推理能力也很重要。书中追述了几场重大考古事件的始末,不仅以亲历者的视角,呈现出考古现场的复杂性和魅力,也对几则著名的考古“悬案”重新展开考察,以专业者的慎思明辨澄清了其中的是是非非,提炼出极具启发性的学术思考。

《忧虑:一段文学与文化史》

(英)弗朗西斯·奥戈尔曼 著

张雪莹 译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4月

忧虑,人类精神的隐痛,日常生活的暗涌。本书融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视域,以全新的方法,剖析了“忧虑”这一内在经验。作者从词源学的角度,通过征引其文学表征,追溯了“忧虑”之观念的历史,并从心理学、文化史等角度探寻其深层成因和特质,揭示了在理性主义和选择理论盛行的现代社会中,为何忧虑注定与我们如影随形,以至成为“时代的疾病”。此外,作者还讨论了忧虑对于个人乃至社会的独特意义,并从作为忧虑者的自身经验出发,尝试提出可能的纾解通道。

综合类:

《日本制造:日式设计的独特之道》

视典文化 编

袁家宁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1年4月

对许多人来说,“日本制造”是审美和功能结合的代名词。日本当代知名的设计师将传统艺术、哲学与当代设计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现代与传统并存的特点,创造了一种颇具民族性的视觉文化艺术,并凭借强大的国家认同感和专注性,将其灵感运用在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字体设计、工业设计等方面,使他们的创意产品在全世界备受推崇和模仿。

《日本制造》是一本汇集了40位不同领域的日本设计师及工作室,展示了日本当代设计艺术的平面设计书籍。其中的作品从品牌标志、包装、海报、书籍编排与装帧,到空间设计、指示标志、大型活动展览会等,再到插图艺术,充分表现了文化碰撞设计,与历史、传统艺术和哲学的相互融合,形成当代设计不可取代的独特风格。

《简洁如照片》

(英)约翰·伯格 著

祝羽捷 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4月

《简洁如照片》涉及到了约翰·伯格所有作品背后的主题——故事,诗,艺术,哲学,社会观察,等等。他揭示了爱和分离的关系,诗歌如何赋予语言祈祷的承诺,先锋的运动和时代的落后力量之间的张力。他在伦勃朗的画中重新发现了神秘的力量,也重新审视了卡拉瓦乔的经典画作。他还探索了家对于早期人类,以及今天城市中成千上万移民的意义。这本书“包罗万象”,是伯格对对周围世界的美丽而又亲密的回应。

记者:余梓宏

川煌推荐资讯

咨询热线

136-4078-7503